阆中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特色书法课在传承中培养创新人才 [复制链接]

1#

特色书法课在传承中培养创新人才


在今年的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中,一道考查 为 字的笔顺题可谓难倒一众考生。然而,金色摇篮全程实验小学的书法教师刘奇,对此却不以为然。他笃定地告诉北京晨报(微博),对于金色摇篮全程实验小学的学生而言,这道题 so easy(很轻松) 。这份胸有成竹的自信,则是源于学校开设近15年的特色校本课程 书法课。 学校搭平台 将 星星之火 传播 了解、关爱、尊重、赏识 是金色摇篮教育集团恪守的师训。在近二十年的办学历程中,金色摇篮教育集团结合多年研究及实践经验,提出软指标硬化,硬指标软化,将软硬发展指标融合其中,同时解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获得问题。作为集团成员之一,金色摇篮全程实验小学自2000年建校以来,便形成了 口才一流、写字一流、作文一流 的 三足鼎立 课程格局,自此,书法课便在学校确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9年前,当我初次得知学校专门开设书法课并投入如此多的精力时,说实话,这令我感到震撼。 刘奇坦言。 初出茅庐的刘奇,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所学专业为出版印刷学。学校对书法课程的重视,为他在后来的9年执教经历中, 大展拳脚 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机会。2008年,刘奇经学校推荐参加 全国十一五中小学书法教法论文大赛 ,在这次比赛中,刘奇将甲骨文、篆刻等书法字体融合打造《趣味字帖》,并首获奖项。正是这次难得的机会,开创了刘奇今后的书法创新之路。此后,他在日常教学中认真实践程跃博士创立的潜能发展学说理论,并将书法这门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意相结合,从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并将这团 星星之火 在学生中传播。 橡皮泥做字 捏出来的书法 在刘奇的书法课堂中,时刻都能看到孩子们在手中 鼓捣 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刘奇告诉: 其实这是在造字。


  对于刘奇来说,书法是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它的魅力在于让人 生静 。但对于不满12岁的孩子们而言, 静 不能是枯燥、无趣的代名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刘奇积极观察每一件能够与书法产生联系的事物,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不同于以往的快乐书法教育。 在一次购物的过程中,刘奇注意到蛋糕店内面点师将奶油挤在蛋糕上写字的画面。正是这个动作启发了他,并开设橡皮泥做字课。 橡皮泥就像挤在蛋糕上的奶油,是立体的。如果孩子们能用橡皮泥捏出汉字,那么,他们不仅会觉得好玩,更能清楚地认识汉字。


  在此后的书法课上,每3名学生便会得到一盒由12个颜色组成的橡皮泥。刘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为学生提前讲解需要认识或书写的字,随后,学生便亲自动手用橡皮泥捏出一个五颜六色的汉字。学生在捏字的过程中,按照笔画顺序依次捏出 线条 ,在玩中便已经将语文基础知识牢记于心。 最快的学生一节课能制作完成7至8个汉字。有时候,他们完成课程要求的汉字后,就会自己动手再捏一些小动物,特别有意思。 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更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团队协作的意识。 创意字体设计 让学科相融通 曾于北京林业大学选修艺术设计课程的刘奇认为,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实现学科间融合的纽带。 在创意字体设计课上,画笔、布条、纸屑 都是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工具,而创意则是孩子们脑中的唯一驱动力。课程开始前,刘奇将为学生展示字体设计的案例,供学生参考,但具体内容与方式则由学生自由发挥。刘奇介绍,在金色摇篮全程实验小学学习的孩子,从入学起便开始塑造良好的语文基础能力。因此,对于他们而言,一首小诗、一组成语在进行创意字体设计前就已经初具雏形。 在一幅名为 世界 的创意字体设计作品中,学生用艳丽的色彩将树木、花朵、河流等元素融入其中, 世界 的一撇一捺均能见得学生心中的 花花世界 。在一幅名为 眉飞色舞 的创意字体设计作品中,学生用纸屑勾勒出 眉 与 眼 ,分明能看到那一颦一笑的喜悦与灵动。 刘奇表示,在创意字体设计课程中,学生不仅开动脑筋、亲自动手,而且,也从中考查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美术学科中审美的应用。在课堂外,学生可将自己的创意发散至社团展板、班级海报等多个展示平台上,让艺术创作成为 流动的艺术馆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