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174796.html“有人吗,还有房吗?我们想在这里多住几天!”11月24日,乡村已经充满寒气,但是四川省阆中市天宫院镇五龙村的民宿入住还是十分火爆,前来游玩住宿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还没看到人,游客前来询问的声音就已经传到了天宫镇五龙村王素清老人的耳中。“有有有,玻璃民宿还有房间,你们需要几间?”王素清老人隔着爬满绿叶红花的木篱笆,慈祥的回应着。
几位旅客刚一进院子,民宿管家就热情地迎了上去,为他们介绍房间和设施。不一会儿,王素清老人的咖啡煮好了,“这是咱们自己磨的咖啡,玩累了,喝一杯解解乏!”看着热气腾腾的咖啡,几位旅客按捺不住唇齿的呼唤,纷纷小口品尝。“你们这里山好、水好、服务还好,三间房,我们就住这里了!”
回忆起几年前的状况,80多岁的王素清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两年,五龙村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王素清的儿女孙子常年在外打工,她一个人独居在年久失修的房屋内。后来,政府出资将她的老房子打造成民宿,每年一间房子的租金为元。游客如果住在素清民宿,还有机会喝到素清婆婆磨的咖啡,她一年可以从乡村旅游中获利近万元。青山环抱,白云悠悠。天宫镇五龙村位于阆中西南部,距离城区25公里。早年,该村基础条件差、群众思想落后、信息闭塞,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短短两年间,该村旧貌换新颜,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为核心的致富之路。
在五龙村,美丽村庄、旅游小镇绘就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以前守着土地受穷,现在因为乡村旅游,大山变成了致富的宝贝,农业从第一产业变成了第三产业,农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农民变成了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大伙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旅游产业发展了,老百姓腰包鼓了,与外面世界联系更密切了,大伙的发展思路更广了,笑容也更灿烂了,张开双臂迎接着八方来客”。五龙村村支部书记缪文润笑呵呵的说道。
走进五龙村的民宿,就像走入了隐藏在山水之间的时光驿站。静谧、自然,携带着乡愁扑面而来。年,阆中、天台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舞台”,因地制宜,差异发展。将人文性、地方性、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元素,依托阆中旅游资源和天台县民宿经济发展经验,创新性提出将天台县后岸村“美丽经济+共同富裕”的民宿旅游发展模式,分步投资万元,新(改)建民宿60间,推出了阆中民宿、农家乐旅游扶贫项目,让五龙村多了一张靓丽的名片,乡村民宿更是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爆现象。
据五龙村支部书记缪文润介绍:民宿项目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结晶,也是村民们的“摇钱树”。民宿项目的建设引进了天台县后岸村“美丽经济+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以村结对、项目对接的方式,以规划先行、经验引领、借鉴创新的形式,派选21名第一书记与29名致富能手前往天台进行培训,通过“人才、产业、资金”的三落地,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乡村旅游产业链。目前,民俗项目客源稳定,旅游消费成为常态化。提供的余个就业岗位切实带动了周边群众脱贫增收。
“旅游+扶贫”模式的推进,让五龙村人流如织,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体会农耕,游乐田园,体验民俗,畅游青山”成了这里的关键词。而民宿作为留住游客的重要一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阆中与天台加强旅游对接,多次召开旅游资源推介会、民俗文化交流会,旅游资源形成互通、旅游发展形成互鉴、旅游成果形成互享,越来越多的天台人来阆中旅游康养,越来越多的阆中人去天台旅行观光。”天宫镇党委书记苟耄说道。在乡村民俗不断发展的同时,阆中市不断健全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体制,建立合作共建运营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增点扩面,形成初期口碑和影响后,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跟进投资高端民宿和其他配套项目。截至目前,天林乡五龙村已成功招引企业5家,引导周边村民开办农家乐7处、手工作坊3处、超市商店10余处。(通讯员张晓东记者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