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烈士川军后代毕业于清华,身患重病坚持 [复制链接]

1#

导语:清华大学一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学校,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个人物与清华大学有着莫大的关系,他就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肖秧,四川省曾经的省长。年肖秧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市,是抗日烈士陈信余的儿子,原名叫做陈琤。年正是四川军阀当道的时代,由林立,刘文辉,杨森,刘相,邓锡侯等人领导的各大军阀派系纷争不止,而那个时代几乎每年都处于军阀混战中,并且经常伴随着大规模的战斗和转移。

清华大学毕业的他,身患矽肺病也不忘为民服务,69岁病逝。

在这动荡的局势下肖秧的父亲陈信余决定要做点什么,他觉得应该阻止军阀的肆虐,保护百姓的安危,于是陈信余参加了川军,在部队中陈信余表现出色英勇善战,后来被提任为国军第师团少校营长。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陈信余带领军队离开四川抗击日军,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看到的影视作品《壮士出川》所讲述的一段历史。随着抗日战争的脚步,陈信余一直在战场上厮杀,后来在年的湖北抗日战中,陈信余牺牲在了这场战斗中,此时的他年仅36岁。

大家都知道川军是一支了不起的队伍,他们没有军械的支持,没有中央军的待遇,更没有国军的支援,即使这样条件下,他们仍为抗日战争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川军部队中有6个集团和两个军参加了这场悲壮的出川抗日战,占了全国抗日战队的1/5。而肖秧的父亲陈信余就是这抗日川军的缩影,陈信余死后留下年少的肖秧在战火中流走求学。

肖秧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肖秧顺利考入了我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电机系。为了继承父亲的遗愿与精神,在清华大学上学期间,肖秧加入到了革命工作中,不幸的是,在学校的革命工作中,肖秧失去了两名同学,这两位同学一个姓肖,另一个姓秧,肖秧为了纪念和传承他们的精神,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肖秧,以此来激励自己为改命工作不断努力。

年新中国成立,肖秧也完成了自己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分配到了北京玻璃厂工作,后来,在54年时,肖秧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进入了民主德国硅酸盐研究院学习深造,经过4年的学习,肖秧终于带着满腹的知识回国。

回国的肖秧也被提任为了北京玻璃厂的总厂长。而在玻璃厂工作每天都被粉尘所围绕着,这对本来身体就不好的肖秧更是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所以在玻璃厂工作不久后肖秧便患上了矽肺病。

虽然如此,肖秧却在北京玻璃厂工作了19年之久,一直到了年才调离玻璃厂,当任北京市革委会工交办公室副主任,。后来又在84年时调到重庆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市长,在重庆任职的时间里肖秧将一切精力都花在了人民身上,也将重庆治理十分出色。

年,肖秧结束了为期8年的长期工作,被调到了四川成为了四川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又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政事生涯,可是肖秧的身体已大不如前,96年肖秧的身体已不堪重负,因此肖秧辞去了四川省长的职务,回到家中养病。可是没过多久就传来了噩耗,年10月享年69岁的肖秧在成都病逝。

总结:肖秧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经历过抗日战争,经历过解放战争,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但他一步步走下来了,也一步步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更证明了自己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决心与精神。

他是祖国的栋梁之才,也是人民的爱戴的好领导,他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都在为中国发展建设奉献,一生都在为人民利益着想,他是川渝人民的好领导,更是全国人民的好榜样,他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名字更值得我们铭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