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一一無為
早些年,有部电视剧叫《九岁县太爷》,该剧讲述了清朝一个九岁的孩子陈文杰由于机缘巧合当上知县,在十全县除恶霸、惩贪官的故事,虽为杜撰但故事生动有趣,令人捧腹。
其实,在四川南充阆中历史名人中,同样是清朝时期,还真有位被乾隆爷敕封的八岁“县太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万里长城
这得从清代保宁府蒙家将蒙顺(康熙帝赐名蒙善宇)、蒙元亨、蒙应瑞三代封将的开创者。一代名将蒙应瑞(阆中将军广场有其塑像及生平,此处不赘述)说起。
蒙应瑞将军历经康、雍、乾三朝,任职将军四十余载,在朝中被誉为“三朝武将军”。
他有一长孙,名唤蒙得正,从小就非常崇拜爷爷,十八岁时效法爷爷毅然从军,加入了阆中川北镇标左营,以图报国之志。后屡建功勋,被授川北镇标左营外委(武职正八品)。
乾隆五十六年,蒙得正出师西征,与其爷爷当年西征一样,奋勇杀敌,投入到打击异族、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不幸在西藏抗击廓尔喀(尼泊尔)一个部落的侵略战役中,身负重伤。
后奉旨回阆治疗,但一年后医治无效,于乾隆五十七年(年)七月八日在阆中迎恩街“元戎第文魁蒙家将军府”不幸病故,葬于蒙家宗祠(蒙公祠)。
川北镇行营将此事上奏朝廷,乾隆帝甚为伤心,感念名将蒙应瑞及蒙得正一家几代人为国家所建功勋。
下旨兵部:议准奉旨照定例打仗受伤在馀限内亡故者三等功,荫封子弟一人以八品官用,就近留于本省学习期满以把总补用。
这是什么意思呢?皇帝的意思是蒙得正为国牺牲记功勋三等,同时荫封其子一人享受八品官职,领俸禄。如果年幼,就近好好学习,成年后子替父职,继续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此举实乃皇恩浩荡,体恤有功之臣耳!
蒙恩诏履历档案
这一年,蒙得正次子蒙恩诏于刚满八岁,被确定为受封之人。兵部奉旨颁给八品官衔执照一张并承领给半俸直至嘉庆九年(由于未成年,俸禄享受一半,待满十八岁成年入营后享全俸),自然这件事霎时轰动了整个保宁府乃至全川。
试想:八岁之龄便享皇帝御赐,贵为县太爷之尊,何等的荣耀与福祉,十里八乡莫不羡慕不已,津津乐道,一时传为古城佳话。
(清道光元年分巡川北兵备道兼盐运使黎学锦编纂《保宁府志》:“蒙恩诏以父得正从征西藏病故荫八品官职”。)
嘉庆九年,蒙恩诏年满十八岁时遵例具呈投营学习,经川北总镇田与爵督部堂考核,蒙恩诏成绩十分优秀,准于分发川北总镇标左营(今阆中古城左营街清行伍高级学习基地)学习。
期间,蒙恩诏感怀先祖及父亲对大清朝的突出贡献,特向兵营的将军们建议奏请嘉庆帝在阆中城修建昭忠祠已纪念各时期西征的阵亡将士,以慰忠魂。
嘉庆九年,嘉庆帝下旨在川北镇保宁府阆中建昭忠祠纪念川北镇标左营外委蒙得正和西征阵亡全体将士。
保宁府奉旨建昭忠祠在保宁府府文庙右府署西以资纪念(位于今阆中古城西街张飞庙即汉恒候祠斜对面米处。)
蒙恩诏家书
蒙恩诏经过各地多年军营历练。
曾在峨边(今乐山市峨边县境内)战役中功勋显赫,维护民族团结,受到总督大人的嘉奖。
调补川北镇朝天汛(驻今广元市朝天区境内),为广元地区的民居发展做出了贡献。
于道光六年十月拔补川北总镇绥定府太平营(驻今万源市内)领哨外委,十一月改补太平营左司外委把总。
道光十一年二月初一,拔补太平营左司把总。
道光十二年正月初八日奉旨拔补川北总镇绥定府太平营右司把总。
遵旨接印驻扎川北总镇绥定府太平营分防罗文坝(今万源市罗文镇)右司把总(正七品武职)。
道光十四年(公元年)因公献身边疆。遗体由太平营和罗文坝将士百姓护送回阆中。由川北镇和绥定府太平营将士代表举行了盛大葬礼,归葬蒙氏宗祠。
当时川北总镇绥定府太平营各级将领将蒙恩诏献身边疆之事上奏朝廷,道光帝得知阆中蒙氏家族已有六世忠孝华夏疆土。
因此钦赐蒙氏“簪缨济美”(簪缨:是清代官员头上戴的“翎缨顶戴”,为官品级的标志。)御笔宅匾一道和缎皮银两。
此匾是道光十四年(公元年),道光皇帝钦赐蒙氏家族,迎接圣恩地点是迎恩街“元戎第”“文魁”蒙家宅邸。
此匾从年起长期高悬于蒙府前大庭上方正中。意为蒙氏家族从远古到清代,世代文武官员,不分种族,不分官位品级,都“忠心报国”。
此匾历经年之历史(公元__)毁于年文革“破四旧,立四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