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5.html阆中这些乡村将有大变化!风景变“钱”景哦~
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依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产业助农增收。
(张力摄)
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事关人心士气,事关未来走向。近年来,阆中市对照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全力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推进。截至目前,阆中市33个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减少人。年,该市将完成56个贫困村摘帽、人减贫的目标任务。
夯实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41亿元
3月9日上午,在阆中市西山乡岳林垭村看到,一条平坦的村道旁,白色的地膜格外显眼,顺着机耕道,一根长长的灌溉管接入不远处的蓄水池。
截至目前,阆中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改造、修建村道余公里,解决上万人出行困难问题。修建水渠62.99公里、山平塘处、蓄水池口。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人,实施危房改造户。
年,阆中市计划修建村道公里;整治山平塘处、蓄水池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其中人已于年提前启动)。
33个产业园脱贫攻坚堡垒
3月的阆中乍暖还寒。11日上午,在阆中市江南街道元山子村,村道两旁刚刚平整翻新的土地上,数十位村民正手持铁锹、水桶、树苗,往地里栽桃树。
“阆中,丘陵地形占了90%以上,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徐强告诉记者,为弥补“先天不足”,该市各村在建立产业园时,选择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将所有贫困户的土地集中调整成片,统一规划结构、发展产业,并组织贫困户参与进来。集中投放上级扶贫项目,由专合社负责销路、技术等,贫困户只参与日常投劳管理,即可获得收益。
截至目前,该市共建成33个产业园,让余名贫困村民实现年人均增收超元。年,该市计划建设56个产业园,目前已经建成27个。
挖掘资源优势走“旅游+扶贫”路子
3月11日中午,记者乘车来到阆中市天宫乡,在阆中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游客中心,川A、渝F、贵F……车辆停放有序,来往游人如织。
“依托景区,天宫乡走上了‘旅游+扶贫’的道路。”天宫乡乡长王毅说,该乡不仅统筹整合辖区旅游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大力营销推广,引导、支持村民发展农家乐、农事体验基地等配套产业。目前,该乡共发展起农家乐4家、农家旅舍20家、农事体验基地余亩,带动全乡年人均年增收元。
“阆中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立足于这一先天优势,阆中市探索出‘旅游+扶贫’的新模式。”阆中市文旅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周边村民相继发展农家乐,参与旅游接待经营,并优先解决贫困户就业。
如今,阆中市共发展乡村酒店、星级农家乐22家,普通农家乐余家,发展起农事体验、赏花品果、垂钓露营等多个旅游产业,带动阆中近15万人吃上了“旅游饭”,帮助余人实现脱贫。
——来源:无线阆中
暖心
景区游客突发疾病,阆中人鼎力相救,获赞!
3月12日,一名自称是“在四川的哈尔滨人”将一封“感谢阆中人民、感谢汉桓侯祠的工作人员”的感谢信发到百度贴吧阆中吧,表达了他对阆中景区工作人员及时伸出援手,救助他母亲的感激之情。景区的监控视频为我们还原了当天事发的全过程。
小编从汉桓侯祠(张飞庙)的监控视频中发现,3月11日下午2点51分左右,张先生和其母亲杨女士从景区大门入口进入院内,2点53分左右,杨女士在进入东厢房参观张飞系列雕塑时,在门口突然摔倒,张先生一家赶忙将其母亲扶起,在门槛上静坐,3点05分左右,张先生扶起母亲走出东厢房来到院内,从监控视频中消失。
3点16分左右,张先生突然从东厢房这边跑至景区门口向值班导游求助,称其母亲身体不适请求帮助,画面中清晰地记录了当时景区多位工作人员紧急行动,跑往事发地点。
“我赶到的时候,发现老太婆坐在天井的石条上,眼睛好像已经看不清东西,四肢无力,嘴唇发紫,当时想把她抬到一个凳子上,让她坐下,但是她已经坐不起了,整个人要往地面滑倒的样子,我们当即拨打,其他的工作人员找来一条毯子让她平躺在上面,患者的家属赶过来后在周围游客的指导下对她进行施救”,张飞庙景区保安杨国栋告诉小编。
——来源无线阆中
医院举行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暨七里新院区建设项目场平动工仪式
年3月13日上午7:30,我院在七里新区巴都大道七里新院区选址处举行了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暨七里新院区建设项目场平动工仪式。医院领导、马驰村负责人以及院工会、办公室、监察室、人事科、总务、保卫、药械、设备、采购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项目施工方参与了场平动工仪式。
我院新院区建设一期(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十三·五”医院项目建设库。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现已进入场平动工阶段。
在场人员的热情驱散了初春细雨的寒意,医院人的喜悦,挖掘机的轰鸣吹响了动工的号角。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暨七里新院区建设项目场动工标志着我院七里新院区项目土地正式落实,七里新院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医院的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医院发展突破瓶颈,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是医院建院史上又一重大里程碑。
——来源阆中
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举行高中文综、理综教师专题培训
近日,市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简称“师训中心”)邀请成都石室中学、成都树德中学的六位教学名师,在师训中心学术报告厅、视频会议室等六个分会场举办了高中文综、理综教师高考备考专题培训。这是继我市开展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专题培训以来的第二轮集中培训,目标直指年高考备考。
我市高中阶段全体文综和理综教师、各中学教导主任、文综理综教研员、教研室分管高中教育的副主任、中学室主任、师训中心全体人员、教科局相关股室成员等共余人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的专家团队阵容强大,都是享誉全川的一线教师,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与丰富的备考经验。他们是:
赵广宇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生物特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新课标编委,四川省新课程生物学科指导专家,成都石室中学高级教师。
周昌鲜
成都石室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领*人物,四川省物理特级教师,四川高考命题专家,教育部教学成果和全国创新实验大赛评委,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任德怀
成都石室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化学奥赛主教练,四川省优秀教师。
韩海林
成都市树德中学历史教师,年获首届国家级教育成果二等奖,他近五年在《教育科学论坛》等国家级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学术文章。
饶玉萍
成都市树德中学特级教师,成都市高三*治中心组成员,四川省课程改革专家,四川省骨干教师培训讲师。
邓杰
成都市树德中学高级教师,历任地理教研组组长、文科综合备课组组长。
在培训中,六位老师分别围绕学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命题方向、题型示例等方面,详细讲解了最新高考信息及备考策略,分析了学科的复习重点、难点,学生易失分的“重灾区”,剖析了历年学科知识必考点的得分技巧,并结合石室中学和树德中学的备考题例就教师在第二轮复习阶段的教学工作及学生的备考应对策略提出了建议。培训间隙和结束时,六位老师还和我市高中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和探讨。
我市参培人员分学科聆听了专家讲座,大家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来自东风中学的缪仕清老师说,市教科局很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这次培训举办得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专家们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命题者的思路,让我们更靠近命题者的意图,从而引导学生更系统的理解高考知识点,必将有助于提高我市年高考备考的整体水平。
此次培训也是师训中心落实教科局“以质量提升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又一次具体行动,体现了“聚焦主业”、“围绕教学”、“服务高考”的工作要求。
——来源阆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