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寿岁的妈妈,90岁的娃娃 [复制链接]

1#
08岁的妈妈,90岁的娃娃

5月日,在阆中市飞凤镇桥亭村,正逢枇杷上市的季节,该村90岁的村民张国秀正将地里刚刚采摘的新鲜枇杷清洗后剥皮喂给妈妈吃,一边给她介绍今年枇杷的情况,“今年我们家的枇杷虽然遭受了雪灾和霜灾,产量不高,但是枇杷个头大味道甜,还是很好吃啊!”“确实枇杷吃起来刮甜啊!”头发已经花白的张国秀今年90岁,但是身体矫健,身手敏捷,还可以爬上树去摘枇杷,她的妈妈张蒲氏出生于9年2月5日,今年已经已经08岁,是阆中市目前健在的年龄最长的百岁老人。

去年,年事已高的张蒲氏患上脑梗,一边身体行动不便,瘫痪在床,但是已经九十岁的女儿和渐近七十岁的孙子们争相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对她悉心照料,使她头脑清醒,耳聪目明,过得十分幸福,现在已经是五世同堂,说起长寿秘诀,老人说那就是现在社会制度好,子女孙子们孝顺,心胸豁达,自己喜欢吃枇杷和阆中的白糖蒸馍、盐叶子牛肉等小吃,自己想吃什么家人都要满足她的心愿。


  年,笔者曾对她的长寿秘诀进行专访,今天看到记者一行再次来看望她,并带来她最喜欢吃的白糖蒸馍等小吃十分高兴,“感谢你们来看我,你们子子孙孙都好啊!”一句句朴实的语言让我们这些后生感受到“活菩萨”的殷殷祝福。

三代人,图中为张蒲氏(年拍摄)

生活简简单单喜欢蒸馍和醋


  说起长寿秘诀,老人说,“我没有啥子长寿诀窍,孙子们吃啥子我就吃啥子,他们到哪里去,我也就到那里去。”

张蒲氏(拍摄于年)

据介绍,张蒲氏的老家在阆中市治平乡任家山蒲家湾.我们在她女儿张国秀(90岁)和孙媳妇罗素清(62岁)的带领下,来到了孙媳妇罗素清的家里,老人正躺在床上休息,因为去年生病后,一边身体瘫痪,导致无法坐立,见到记者前来采访和镇上的干部来看望她,连忙吩咐女儿和孙媳妇给大家搬凳子,烧开水,并反复说道“谢谢你们来看我,我这个活得太长了,不好意思!”老人十分幽默风趣。

说起长寿老人,自然要关心起她的饮食起居和生活环境来,老人精神矍铄,眼睛清亮,白皙的脸面上没有皱纹,就连老年斑都很少,除了牙齿掉光外,只是耳朵有点背,在孙媳妇罗素清的“翻译”下,她能全部听懂明白我们的问话。

首先是吃饭,老人说,女儿和孙媳妇给她煮什么饭,她就吃什么,从来不挑嘴,老人喜欢吃蔬菜,而且现在还迷上了果汁饮料,酸的、甜的、肥的、瘦的什么都吃,而且最喜欢吃酸菜,尤其是喜欢多加醋,不怕酸。

孙媳妇介绍说老人的饭量和一个年轻人差不多,每次吃面条都是二两左右,吃饺子要吃4-5个,稀饭要吃一大碗,老人从60多岁牙齿基本上掉光了,但是她胃口好,吃什么东西都不怕,每天都要有肉,每次可以吃上2-3两,现在家人为了她的健康,家人在肉食数量上进行控制,而且她吃的蔬菜和肉要多在锅里炒一下。

其次是运动,老人喜欢劳动,在去年的时候还经常帮助女儿和孙媳妇做一些小农活,没事的时候就在房前屋后的枇杷园子里走来走去,也算是锻炼身体。老人家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小山沟,四周群山环绕,门前一眼望出去都是千亩枇杷园和绿油油的庄稼地。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七点多钟就起床,九点左右吃早饭,中午在一点钟左右吃饭,中午要午休一会儿,晚上在七八点钟吃完饭。晚饭后洗脚睡觉。

老人的生活起居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孙媳妇罗素清照料,从年罗素清结婚进入张家后就和她生活在一起,因为女儿已经有90岁了,其他的孙辈们都在外地,所以洗脚、洗澡等活路全都是依靠她。去年老人生病卧病在床,每天小便不断,罗素清给她买来了尿不湿,天天给她搽洗,确保身体没有异味。“屋里有年迈的老人在家,我每次进城赶场都是快去快回,放心不下她!”罗素清快人快语,对老人特别的贴心。

性情不急不躁万事了得

老人的家庭背景很好,以前是家庭富裕,6岁的时候嫁到张家沟与张连地成为一家人,二人相濡以沫,张连地8岁去世,至今已经有30多年。老人回忆说,那个时候,她的婚礼也是十分的风光,那个时候加上张家的一个亲戚升官当上了保长,喜上加喜,就办了50多桌,当时轰动了张、向家两沟的人。但是那个时候兵荒马乱的,国民*大肆拉兵,让贫民百姓鸡犬不宁,刚刚结婚后的丈夫张连地为了躲避拉壮丁,不但被关押了十二天,还是托人用钱去赎回来的,而且还经常给保长甲长当下人,做苦力,在他们的庇护下躲兵役。

老人性情不急不躁,对人和蔼可亲,与周围邻居和睦相处,也从来不为家里的事情操心,所以说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无论是在旧社会,还是在后来的大集体生产中,都是十分勤劳,做农活,打杂,什么都干,手也很巧。

老人特别注重对子女后代的教育。以前那个旧社会,娘家人重男轻女,不准女孩子读书,不到6岁就嫁人,让她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所以后来对于孙子们都是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多读书。“老人时常给孩子们说,现在社会好的很,不管是吃的、穿的,处处都比当年的地主还好,教育孙子们必须要走正路,多做好事,积德行善!”张国秀说道。

老人生活闲适,在休闲的时候,还喜欢看电视,西游记、电视连续剧和战争片都是她的最爱。老人时常回忆说:那个旧社会是人吃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共产*,时时处处为我们百姓作想,*的*策好,我们老百姓就是幸福的很!

飞凤镇村村社社水泥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枇杷园子,进阆中城也只有20多分钟的时间。老人的孙子们遍布阆中、南充、甘肃、上海、广东等省市,全家几十号人,这让老人对于他的孙子、曾孙子、玄孙们、来孙都十分的牵挂,经常孙子们都打来电话问候,关心她的身体,回家给她买吃的穿的,这让她晚年过的很幸福,而她也十分关心他们的孙辈们,今年的她的最大心愿就是远在甘肃的曾孙媳妇和玄孙还没有调回阆中,所以成天念叨着,这也是她的心事。

老人最为高兴的就是在百岁寿辰的时候,她的孙子、重孙子和玄孙们从天南海北都回到了飞凤镇,在村上的农家乐里,一家人大聚会就有九桌,老人没有请客,也没有收礼,她说孙子们回来就是一种幸福。而对于为老人尽孝,虽然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但是孙子和重孙子们很多,老人的粮食吃不完,每月还有很多零花钱,孙辈们说:婆婆是我们家的活菩萨,我们家里人都十分的团结,对婆婆、祖祖都十分孝顺,各尽各的孝,表达自己的心意!

当然令她念念不忘的是中国共产*对她的好,不但有低保、农保,还有高龄补贴,时常镇上的干部还来看望慰问她,这些钱老人都积累在她那里,“*的*策好,习主席好,国家对我们农民恩重如山!”

去年老人没有瘫痪的时候除了身体有风湿病外,没有其他什么疾病,她最喜欢拄着拐杖在自家的房前屋后转悠,和大女儿、孙媳妇们一起聊天讲讲笑话,回忆一段往事。很多孙子、重孙子都在阆中城,她还和孙媳妇们一起到阆中城市居住,随时去看望他们一下,叮嘱两句。吃住都能和年轻人一起适应,老人心胸宽广,从不与孙辈们计较什么,几十年都没有吵过架,所以她走到哪里,都受到拥戴。“现在国家的*策好,我们家的生活也好,我希望婆婆健健康康,多活一些年,我们一定把她伺候好!”

据初步统计,阆中市飞凤镇现在有九十岁以上的高龄老人30多人,被称之为长寿之镇。当地农民分析认为长寿原因除了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舒适的气候外,主要原因是当地人大规模种植枇杷,吃枇杷,酿枇杷酒,喝枇杷蜜,而枇杷润肺止咳、预防流感、润肤护眼等保健养生功效作用十分明显,对于当地的老人来说尤其发挥了作用。再加上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医疗保障到位,老人们不愁吃穿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所以飞凤这里无疑是一块人居福地。

审核:姚海

编辑:乔黎

来源:阆中

作者:文/图张晓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