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手足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210410/8833740.html好想回到以前的校园,再去蒸一次盒饭……
好想回到以前的校园,再去喝一次1角钱的汤......
寄读、带炒豇豆、自己蒸饭,这些对于不少盐亭农村孩子(70后、80后、90后早班车的孩子)都不会陌生。
当时的铝制饭盒,大家的饭盒都有自己的标记,比如刻上自己的姓名或者系个绳绳!
当时的蒸饭场景,抢前几个端饭的热气子还会把手冲伤1
那时候,家离学校远的,就寄读在学校,都是背一坨米,带一瓶咸菜,一般只有周末才回家一次,住学校的集体宿舍,日子叫一个艰苦!
记得刚上初中那会儿,才开学时,有好多同学自己不会蒸饭,有的蒸饭不淘米,有的蒸饭不加水,有的把握不好水的多少。当时我们一间二十个平方左右的宿舍住了二十几个同学,热闹是很热闹,争吵打架被偷也是常事儿。
最难熬的是冬天,要用冷水淘米洗饭盒,太阳出来,手上的冻疮又痛又痒!有些比较懒的同学不想洗碗,就直接放下顿继续蒸着吃!
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课桌,可以自己装米菜书等等还可以上锁!虽然有锁,但经常被撬
那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天早上,早上的饭都是酸的,我们都用开水冲着吃;因此有很多同学就直接不吃早餐了,有点钱的早上就买点吃的,没多少零花钱的,就不吃早餐了。
还记得当时我们是住这样的宿舍,这样一起吃饭的。2
现在的孩子,好多是家长租房陪读;有些就算是住校,每顿都是在学校食堂买饭吃,根本没有自己蒸饭这一说法了。对于现在大多数城镇、城市的娃儿们来说,很多是不知道那种生活,也无法体会的。
那时候,我们背上一大周的米,自己蒸饭,然后拌上自己带的咸菜,要是零花钱够点,那么就打一份汤,要是家里给得少,那么也是很舍不得打一份汤的。
那时候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都是一天一天数着希望快点放周末,一般都是觉得过了星期三,那这一周就快了,然后回到家中,尝尝家里的土鸡蛋和腊肉,加加餐。
当时一般是没有桌子的,都是端着吃饭的带您一起来回忆,那些年我们读书时曾经带过的配菜
盐亭的土酸菜炒一下装罐子里带到学校,有些家庭困难的甚至就直接捞出来切碎了就带学校了。
因为没菜,花生和米一起蒸,就当配菜了,也是很美味的
那时候,家家都会制作泡豇豆,这是最常见的配菜,每次用青辣子炒一下装罐带到学校,基本就吃一周。有时耍的好的几个还会分着吃!
海带丝基本都是集市买来不再加工就吃了,嘴馋的时候还拿几根出来当零食可以吃哦。
学校小商店专卖,5分钱一勺勺,又香又美味!
还记得蒸饭饭盒放多少水么?将手指头放进饭盒里面量尺寸,水刚好够一截手指头就好。
3
对于现在大多数乡镇、城里的人来说,很多人不知道这种生活,也无法体会的。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小时候一些美好的瞬间总是令我们难忘怀,希望忙于奔波事业和家庭的人们还有片刻的闲暇,回忆那段无忧的美好......
(来源:阆中大浪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