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故宫摆年夜饭,关键是品文化味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


  年夜饭成了故宫最新文创产品,菜单还没有公布,位子已被抢光。据中新社报道,故宫角楼餐厅推出的这项年夜饭服务,每桌按十人收费元,每增加一位再收元。预订时间是从小年夜(1月19日)到正月十五(2月8日)。


  这几年故宫推出的文创产品非常多,多数成了爆款,说明故宫文创是有市场美誉度的。弘扬传统文化推广传统文化,方法也非常重要,有比较好的形式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在传播形式上积极创新,不能固守原来的那套,得多想点大家喜闻乐见的点子,与公众的喜好、当今社会的传播习惯取得共鸣。

有时候,一些笨重的事物可以做得很灵巧,不必用长篇大论和苦口婆心,一段历史也可以浓缩进一个小小的摆件,让拥有者在把玩之余去了解那段历史,细细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谁说传统文化就一定高深莫测,传统文化也可以用鲜活的方式来呈现。故宫的文创产品面对大众,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这样的文创产品是活的,具备长久生命力的。

元一桌的故宫年夜饭,值吗?

今年过年怎么过?

故宫又放了大招:来宫里过!

故宫角楼餐厅推出了故宫年夜饭,一桌,可容纳10至12位客人,每增加一位再多收费元。这次的年夜饭会制作一些和故宫历史相关的菜品。

据内部工作人员称,订餐电话已经被打爆,截至目前,从小年到正月十五的年夜饭已订满。

虽然角楼餐厅一天只提供三桌,但这订餐速度,只能感叹果然是网红故宫。

人红是非多,此消息一出,又引发了各方争议:

向往的人除了抱怨根本订不上餐,还觉得一顿的故宫年夜饭太划算太便宜了,并抛出了“会按规矩试*吗?”、“是宫女上菜吗?”、“需要穿朕的*袍去吗?”等沙雕提问: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堂堂故宫,应该被当瑰宝保护起来,现在为了挣钱,竟然明码标价的出卖自己,有点伸手祈食的感觉,有辱斯文:

其实这次的故宫年夜饭,并不是在故宫里面,而是在故宫神武门的角楼一侧,即使不买故宫门票也可以到达的一块故宫外围区域。

这块区域在清朝时期,是官兵的宿舍和仓库,叫“红铺”。民国时期因为年久失修,当时的故宫博物院也拿不出钱来修,所以干脆心一横,全拆了省事。

我们现在看到的角楼一侧,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重新建的仿古建筑。所以这次的故宫年夜饭,不会涉及到文物保护的问题。

故宫的角楼餐厅,其实在去年大年初一,就开始营业过皇家餐饮——故宫火锅。

角楼餐厅给自己的火锅系列取名为“朕的火锅”,其中最大的亮点是还原了慈禧钟爱的“菊花锅”。

这种火锅源自一种名叫“雪球”的白菊花。据史料记载,每年深秋,慈禧让御膳房端出小火锅,随后再将洗净沥干水分的菊花瓣放到银盘里,一齐摆上膳桌。这是慈禧最喜欢吃的养生火锅。

故宫火锅的定价,一如这次的年夜饭,价格也是中等偏上,人均元。

在不少人看来,从故宫文创到故宫的角楼餐厅,故宫似乎一直在想着法子的赚钱,但这钱赚的是真的有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上一任故宫院长单霁翔的一段非常有名的采访:

单院长:我们地下库房80年代建的,太老了,温度湿度只能一个度,只能按书画来设定,对其他文物不一定合适……领导:改善保管条件需要多少钱?单院长:(伸出四个手指头)也就四亿吧领导:(沉默)

博物馆的工作,可以说是守着金库吃着咸菜,件件文物都是国宝珍品,一点都容不得马虎,这其中涉及到的精细的储藏、修复、保养,每一步都是需要花钱,而且是花大钱才能完成的。

我们国家的博物馆,一直是靠*府扶持的,虽然说*府心甘情愿的扶持,但博物馆也很难一直就这样无所顾忌的伸手要钱。

而博物馆门票提供的收入,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同时作为事业单位的博物馆,在自主经营营收这块的限制也很大。

所以才有了单霁翔院长和领导“要钱”的那一段对话。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年,才开始改善。

年,国务院发布了《博物馆条例》,其中明确博物馆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并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

也就是说,博物馆也可以自己挣钱了。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博物馆热火朝天的搞文创产业,一方面是为了盘活传统文化宣传中华文化;一方面,也的确是自身经营需求,博物馆需要大量的钱去保护文物。

刚开始博物馆摘下高冷的面具,来迎合大众的需求,的确也遇到了一些不理解和嘲讽。

比如在年的时候,山西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几家博物馆,联合做了个抖音小视频,浏览量突破百万。

不过,此后由于有舆论认为,博物馆不能迎合年轻人,该视频被下架。

但是谁规定的博物馆就一定要高冷呢?从来如此,便对么?

其实在国外,大英博物馆早早的便在文创这条路上启程了,并且这么多年尝试下来,已然成长为文创行业仰仗的老前辈角色。

最初导致大英博物馆去开拓文创这条路的,也是经费问题。*府拨款虽然也是国外博物馆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受制于*府削减预算的压力,国外博物馆更早学会了“自谋生路”。

△大英博物著名的小*鸭文创系列

博物馆的确想挣钱在挣钱,但他们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腰包,而是为了背后那些“嗷嗷待哺”的文物们。

就如同山东博物馆副馆长郭思克所讲,(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非营利性机构,博物馆搞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观众提供服务。

所以,元一桌的故宫年夜饭,值,相当的值!

当年宫里的盛宴是怎样的?

当年的紫禁城里,皇家盛宴常有,不过普通人能一饱眼福的可几乎没有,如今,咱们有了“入宫享宴”的机会,不禁也会好奇,从前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参加的宫廷盛宴,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千叟宴是清代宫廷举行的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盛大皇家御宴,届时邀请六十五岁以上满蒙汉大臣及兵丁至乾清宫前欢聚一堂,以此宣扬清*府“养老尊贤”“入孝出悌”和优老的*策。千叟宴最早始于康熙时期,盛于乾隆朝,嘉庆朝以后不再举行。康熙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时,席赋《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乾隆年间,曾两度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规模更为宏大,与宴者达到人。千叟宴的举行旨在笼络民心,有维护朝廷统治的作用。

▲行书千叟宴恭依皇祖元韵七律字条。这是乾隆皇帝在七十五岁时亲笔写的一首诗,诗文追忆了祖父康熙皇帝举办千叟宴,以及他再次举办千叟宴的感慨。

每年正月,清廷会择吉日在重华宫举行以饮茶为主的宴席。茶宴始于乾隆年间,乾、嘉、道三朝共举行了六十余次。茶宴上,所饮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茶茗,而是以梅花瓣、佛手片、松籽仁烹制成的“三清茶”,而饮茶其实也不过是茶宴的表面形式,实际内容是君臣赋诗联句,既联络君臣感情,又养生颐情。

▲清乾隆矾红彩瓷三清茶诗茶碗

太和殿筵宴是每年元旦、冬至、万寿节三大节的午正时刻举行的盛大宴席,皇帝会在太和殿招待各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宴桌分设在数个地方,皇帝御宴桌设在太和殿正中地平上,台下设内外王公、额驸、蒙古台吉及各族的伯克等人宴桌;理藩院尚书、侍郎及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人的宴桌,设于太和殿前廊下,二品以上世爵、侍卫大臣、内务府大臣宴桌,设于在太和殿月台前临时支搭的*幕内;三品以下文武官员宴桌,设在太和殿院内临时支搭的八个蓝布幕棚内。太和殿大宴共设席,皇帝御宴桌由内务府恭备,其他宴桌由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恭进。

▲太和殿

清朝时期,凡遇皇帝万寿、元旦、除夕及诸令节,帝后王公们都要在乾清宫举行合家盛宴。家宴在晚膳酉时举行;除夕宴由皇后等女眷陪宴,元旦由王子、阿哥陪宴。皇帝宴桌设于乾清宫地平正中,皇后宴桌设于皇帝宴桌之左手,地平下东西向设皇贵妃、贵妃、妃、嫔宴桌。皇帝一桌进菜肴40种,其他人的宴桌设肴也都多达二三十种。皇帝进酒时,后妃均须出座行礼。皇帝家宴与太和殿大宴比,较为随意,但仍脱离不了身份尊卑的等级观念。

▲大宴桌。据乾隆五十五年()档案记载,举行乾隆皇帝八旬寿诞家宴时,皇帝大宴桌前有盛放果品的铜鎏金松蓬果罩四座,顶部用绿色丝线编织成松枝,寓意“寿比南山”。

宫里的盛宴,看起来无论如何都不输排面,不愧“盛宴”二字,所以不难理解大家对于故宫推出年夜饭这件事的热情高涨啦。不过呢,大家也都知道,年夜饭不同于任何宴席,最重要的从来不在于吃饭的地点,而在于是跟最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享用啊~

故宫的年夜饭,关键是品文化

餐饮当然也是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它甚至可能比摆件、陈设更让人动心。对中国人而言,过年和年夜饭是有特殊意义的,与老百姓的传统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年夜饭上什么菜品上几道菜品都极有讲究,所以,它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形式上看,年夜饭是一个很不错的传统文化载体,年夜饭上的家长里短、天伦之乐、阖家之欢,处处透着浓浓的中国味。有这么好的底子,故宫完全可以做出一桌美食与文化兼容的盛宴。

当然,要走好文创之路也并非易事,故宫也需要明白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一个是挑选合适的产品,故宫毕竟不是商业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它的使命应该落在如何用老百姓最喜欢的方式来推广传统文化上。

故宫藏品那么多,选择哪些东西,吃透传统文化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传统特色,这是一门学问,故宫需要去深入了解民众的需求,避免闭门造车。另一个则是过硬的质量,故宫毕竟顶着国字号的招牌,其推出的产品当然要具备极高的品质,否则就会砸故宫的招牌。而相比于工艺品而言,年夜饭要把控的环节就更多了,菜品选得怎么样,味道地不地道,食品安全漏洞如何堵住,都是考验。

年夜饭的菜单还没公布,位子就被抢光,说明大家的期待很高。故宫的金字招牌很亮,而如何做到年夜饭叫好又叫座,最终还得看“厨艺”。

信息来源:

1.故宫摆年夜饭,关键是品文化味.高路.钱江晚报,-01-15

2.故宫年夜饭分分钟订满,宫里的盛宴是怎样令人心动的存在?腾讯网,-01-13

3.元一桌的故宫年夜饭,值吗?文物加.百家好网站,-01-1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