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新年是农历新年,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承几千年,时代如此,不敢忘本。
就在前几天,韩国又对中国春节下手了,他们妄图去联合国申遗,说春节是他们的节日,前有端午节,今有春节,何其嚣张,而中国人并没有看淡这些,因为这是我们骨子里的文化,春节不会因为一些外在而动摇。
然后又有一些声音,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要是以后全球大统一,春节在联合国的宣传下,成了韩国的节日,何其悲哀,我们现在知道,万一后辈历史辈扭曲了呢?
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操心得到的,我有幸去四川阆中,并在此地度过了第一个传统春节,阆中是春节的发源地,起源唐朝,是谁忘记了,向当时的皇帝申请把春节作为全中国共同的节日。于是,家家春节过大年,就此由来。
各地因为习俗的差异,可以开展差异化的庆祝,这场全国人民的盛宴,在除夕这一天被点燃到最高潮。这一天,万家灯火通明,这一天大家有了守夜之说。鞭炮,烟花,灯笼,窗花,对联,喜字,福字。映衬在每一个家庭,团圆,是这一天最快乐幸福的事情。
中国因为有了年,有了春运,有了游子归乡,有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年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年了,穿新衣,放鞭炮,去拜年,祭先祖,舞龙,耍狮子,看春晚,你能想到的太多太多了。
这些文化里,我比较喜欢饮食,我的老家郴州嘉禾,这里是湘粤交界,我们的文化习俗是湖南习俗,但饮食是既有湖南的口味,也有广东的清单。家家户户临近过年,会炸大块肉,做烧酒、倒缸酒,酿豆腐。每个人家里的年夜饭丰盛无比,花样百出。
老婆四川广元人,我去四川过了几个年,每个地方的习俗差异很大。广元当地人节日氛围最浓集中在除夕。这一天中午就开始准备饭菜,吃饭前会放鞭炮。饭菜以凉拌菜为主,配上小部分热菜,干牛肉,喝上几两小酒,好不惬意。
在四川的年,是融入不同元素的年,是一种新文化的熏陶。湖南的年,是怀旧的年,这里有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一切都是原有的样子,年的意义不一样,得看跟谁一起。
今天要去郴州过年,这是在我们自己小窝的第二个年,也是儿子出生陪我们过的第一个年,更是父母陪我们去郴州新房过的第一个年,有时候意义更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