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蒲氏古宅明代晚期著名古建筑群再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里治疗效果好 http://m.39.net/pf/a_4476539.html

(编者注)阆中古城,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阆中古城"5A"景区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域2平方公里。截至年,古城已有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事重镇。阆中古城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总*治部旧址、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2月阆中市获得"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称号;年9月,阆中古城旅游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凡到过阆中的人,都会对蒲氏宅邸建筑风格尤感兴趣,情有独钟,都会不由自主地走进去观赏这座极具特色的“倒坐房”建筑。它的建筑风格在四川乃至全国都罕见,属古建筑的精品。

(明代晚期著名古建筑群——阆中古城蒲氏宅邸)

蒲氏宅邸位于阆中古城笔向街西段40号,为明代晚期孔氏商家所建,至今已有四百余年。蒲氏先祖原籍山西蒲州,晋商风云际会时期,蒲氏先祖蒲尚书于明代中叶入川,先在重庆磁器口经商,其家族字辈是:天文子书葆,钟瑞(德)彦兆。其八世孙蒲天泽在清朝康熙年间来到阆中,经营丝绸。年,蒲氏12代孙蒲轮召买下了这座院落,历经蒲葆铨,蒲钟炘,蒲瑞康,蒲彦灵,蒲彦敏等。现产权归蒲瑞康,蒲瑞坤,蒲瑞炳三兄弟。

(明代晚期著名古建筑群——阆中古城蒲氏宅邸大门)

蒲氏家族书香门第,文脉承传。据宅邸主人蒲瑞康(原阆中市*协副秘书长)回忆,其曾祖辈秉持“家教为先,自强不息,勤笔勉思,持之以恒,和睦邻里”的家规,其祖父又丰富了“学问全面,诲人不倦,严于律己,循循善诱”的内容。有“勿道人之短,勿恃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的信条,有“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衙门戒出入,乡*要和谐……”的百字铭,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等治家格言。

(蒲氏宅邸:年主体结构门窗花饰未改变的倒进式大院)

蒲轮聘入贡后,无论在家侯选还是外地赴任的岁月中,坚持每日撰文一篇,诗词一首,从未间断。后来去官居家,读书,教书,讲训,编书,成了他晚年的日课。蒲葆铨幼习诗书,光绪秀才。一生从教,做过私塾学馆先生,后为川北师范学校教师,阆中女子师范学校教师。蒲氏宅邸藏书颇丰,可惜的是,“文革”中遭厄运,连焚二日,藏书大部分被烧毁。仅蒲轮召留下各类书籍达三十多箱,这些书箱都是专门制作的,晚年分给了三个儿子。

四川阆中古城蒲氏宅邸:“天锡眉夀”字样最早见于“亲见尧舜禹之传世有徽音追配姜任姒之盛有华象服来觐慈闱皇太后母仪三朝表正九御称觞上夀聿来冕旒翚翟之尊含饴弄孙益介山阜冈陵之福臣假守逺郡获闻盛仪诵思”等古籍。

据阆中县志记载,研究四川孔氏宗族阆中支系的的孔祥孜提供的史料介绍,因孔蒲两家有四代以上的姻缘关系,所以孔先生很了解蒲氏宅邸里发生的一些故事:蒲氏宅邸先后出了蒲文风,蒲子恒,蒲编书,蒲琼书,蒲轮聘,蒲轮召,蒲葆铨,蒲葆铸等一批才俊。其中蒲轮聘考中清咸丰辛酉科()拔贡,入仕后任大足县训导,资阳教谕。蒲轮召考取清光绪乙酉科()拔贡,授候选教谕。所居街道原为文昌街,后由他命名为“笔向街”,因街道正对白塔,又名文笔塔,取文星高照之意。

蒲氏宅第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明代商人后期建筑,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占地一亩有余,建筑面积平方米,有街门四道,大小住房19间。

后赴京城参加殿试,千里迢迢不带随从,餐风露宿,一路艰辛,自不待言,足见其自强不息之精神。蒲葆铨,自幼饱读诗书,,并习书法。年废科举,兴学校,受聘于川北师范学校教授国文,后出仕仪陇,至民国还家。蒲葆铸,幼年好学,及长涉*,先后任广东番禺县,高要县知县,以清廉惠*获誉。蒲编书之女(蒲轮聘之妹)婚后其母患病,蒲氏割股为其疗疾,当时受到了清光绪朝廷的旌表,阆中县志烈女传有记。蒲轮聘写诗《割股行》赠其妹,“古人立言贵保身,发肤不毁重天伦无可奈何事急矣,何惜一脔救慈亲……”(阆中民国县志.艺文页)赞颂其妹孝感天地。蒲钟厚,蒲轮聘之孙,16岁参加红*,在红四方面*总*治部工作,长征中牺牲,追认为烈士。

(蒲氏宅邸:余年木建筑主体结构门窗花饰内饰一角)

蒲氏嫡亲中,还有保宁府人,光绪癸卯科举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毕业之杨诚恭,曾任广西苍吾县知县,南宁府知府。民国时期任灌县,仪陇知县。年任阆中县志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任四川省文史馆馆员。还是阆中县人大代表,*协副主席。他的母亲是蒲氏家族蒲琼书之女。刘羽丰,蒲轮聘之女的儿子,年毕业于四川高等师范学堂(四川大学前身),先后任中等学校教员,茂县专署秘书。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著名数学卷张鼎铭就是他的学生。蒲轮聘孙女蒲钟潼之婿蒋先惠,年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留院教授,是该院神经科创始人,硕、博导师,主编医学专著十余部,弟子遍布全国各地。陈鸿炳,曾授业于蒲轮聘,与广安籍著名数学卷何鲁是同窗好友,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在上海、武汉、广州作幕府成员。建国后作阆中*协委员,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史馆馆员。真乃师高弟子强。

蒲氏宅邸三个院落依次升高,形成整体“坐北朝南”的趋势,严格按照古代的风水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来安排布局。为了不破坏风水,蒲氏宅第在几百年间一直保持着原貌

据古院主人介绍:曾祖父蒲轮召购买此房时,即考虑选择环境幽雅,以便设帐收徒,开馆教学。在这里受教者都是应对院试,乡试直至为参加殿试者提供充分的学习条件。他的祖父蒲葆铨亦长期设馆授徒,学馆名叫“笔耕堂”。蒲轮聘还称颂其祖父“德劭年高,品端学粹,诗书泽长,馨香网替”。

(余年阆中古城建筑宅邸精品——蒲氏宅邸)

几百年来,蒲氏宅邸的祖祖辈辈,嫡系血亲中出现了许多俊彦才俊,无不与这个家族的文脉传承,文风蔚然有关,无不与宅邸的阴阳交合,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有关。在阆苑古城众多的深宅大院里,无疑蒲氏家族是这座千年古城的名门望族之一。古老的深宅大院,给人一种震撼之感。一砖一瓦无不渗透着当年风情、文化和历史;宏伟而又精巧的老宅架构与院落布局,饱含着工匠的勤劳和智慧;错落有致的古老院落,或许深藏着其主人与家族的尘封往事、曾经的辉煌与兴衰更迭。据这个家族的后辈蒲克平介绍,蒲氏宅邸收藏了许多古匾古家什,珍藏了许多清代藏品和名家书画。悬挂于大厅的“天赐眉寿”匾为清同治三年制,天井入口处的“树背湲荣”匾,为清咸丰七年制。大厅香案,太师椅,长凳均为明代珍品。

(余年古建筑精品阆中著名宅邸——蒲氏宅邸简介)

前来参观的海内外游客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蒲氏家人们都感到十分惊讶,为什么在这里保留下来了如此多的珍贵宝藏而没有遭遇破坏呢?蒲克平告诉了真相,“文革动乱”时期,宅邸主人蒲瑞康把所有的牌匾,雕花门窗以及珍贵的书画作品都用文革时期的报纸裱糊了起来,外面贴满了领袖人物毛主席的像和语录,这样才躲过一劫。如今我们看到的原汁原味的门有扇,保存完好的各式窗户78扇。一进大厅,你会看到东西厢房均为书房,存放了上万册书籍,如此布设,足见其主人及家人儒雅涵养和身价。走在宅院的小路上,历数历史的故事,有滋有味,脚下的青石板路都被岁月磨得光亮,带给你一种时光倒流恍若隔世的远离感。“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就是蒲氏宅邸家族活灵活现的真实写照。

年3月24日于峨眉山圣象城

(余年阆中古城著名宅邸——蒲氏宅邸门口大红灯笼)

注:请您把手机放平观看:(蒲氏文化研究中心)

:阆中商周属梁州;春秋属充国,战国后期,巴国灭充国并从江州迁都于阆中;秦置阆中县,隶属于巴郡;汉阆中为巴西郡治,张飞镇守7年;东晋阆中为北巴西郡治;西魏阆中为隆州及盘龙郡治;隋改阆中为阆内,为隆州治;大业三年,改隆州为巴西郡;唐仍名阆中,为隆州治;五代及宋,阆中均为阆州治;明末清初四川设临时省会17年;顺治时期,四川临时省会设在阆中10余年;民国元年(年),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民国二年(年),改为川北观察使署。民国三年(年),改为川北道署,不久改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接管阆中;年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府;年8月,阆中被列为省直辖市,由南充市代管;年9月,阆中古城旅游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蒲氏文化研究中心)

蒲仕川

赞阆中年古建筑精品蒲氏宅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