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古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展示阆中古城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年10月22日,一场酝酿已久的《保宁府志》研学活动在阆中古城举行,来自全省图书馆系统的余名学员拉开了此项研学活动的序幕。
据了解,清道光版《保宁府志》成书于年,距今年,该书详细记载了川北一带天文、地理、人物等,内容详尽,是研究川北历史文化、山川地理、地方治理、风土人情的重要史料。曾经的“阆苑十二楼”“保宁府八景”吸引了无数仁人志士,如今,为了挖掘、开发、利用《保宁府志》,让“沉睡”的古籍“活”起来,阆中市图书馆拟将利用《保宁府志》开发研学活动,还原年前保宁府(今阆中)人生产生活场景。当天,借全省图书馆系统在阆中进行业务培训的机会,阆中市图书馆便组织全体培训人员进行了一次研学活动模拟训练,开启了一场《保宁府志》研学练兵活动。
此次模拟训练,由于时间关系,研学者重点研学了汉桓侯祠、清代考棚。在汉桓侯祠,学员现场观看、聆听、感受汉将军张飞镇守保卫阆中(《保宁府志》载古巴西郡)的丰功伟绩,体验了三国文化的机智权谋。清代考棚,《保宁府志》载清初阆中为四川省会,并有五科乡试(今省级考试)在阆中举行。研学者们研学了清代考棚,考究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场景等,感受到了科举文化的魅力。在整个活动中,学员们积极探讨交流,时而发问,时而答疑,形成浓烈的研学氛围,对《保宁府志》中丰富的史料记载和典故也流露出浓厚兴趣,均期盼能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阆中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此次活动从最初的策划到整个活动现场都井然有序,效果良好,算是拉开了《保宁府志》研学的序幕。接下来,阆中市图书馆将从细微处着手,继续精深研发《保宁府志》研学教材,优化专业师质、研学人才队伍,突出特色亮点,创新研学方式,持续推进《保宁府志》研学活动的深入发展,在阆中研学上做好古籍这篇文章。
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