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举行(资料图)乐校臣/摄
年时光不再,年缓缓走来。回首,有太多的汗水、太多的收获、太多的感动,也有太多的“南充力量”和“南充速度”。站在的门口,本报编辑部经过精心挑选,认真考量,评选出南充晚报十大年度新闻,以供读者重温和回眸。
我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国上下隆重庆典。南充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亮点纷呈,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通过广泛开展文艺表演、合唱比赛、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充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型成就展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向祖国表白”城市联合灯光秀登上新闻热搜。
全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年12月23日,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通过《中共南充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决定》。全会指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与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出台的激励担当作为“”系列制度,共同构成“姊妹篇”,共同支撑和保障市委“发展战略”顺利实施,丰富完善了治南兴南的战略体系,为推动治南兴南再上新台阶提供制度保障。
南充GDP首破亿
南充GDP在川东北率先跨入“亿俱乐部”。年,南充市大力实施产业年、项目年、开放年“三大行动”,聚焦构建“5+5”现代产业体系,“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和“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增量、聚焦“5+”重大工程项目,“十大交通项目”“十大工业项目”“十大文旅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揭牌
年12月24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正式揭牌。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实施一区多园模式,总范围共.86平方公里,涵盖江东片区、南充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新城片区、嘉陵工业集中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的建立,标志着南充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迈入新时代,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全面发展。
中国西部丝博会在南充举行
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暨第十届C21论坛9月16日至22日在南充举行,近家企业参展,共促成合作项目30个,现场集中签约,协议总投资.4亿元。此前,南充日报、南充晚报记者和高坪新闻工作者穿越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5地近20个城市,深入挖掘丝路历史文化、今日变化以及沿途与南充的渊源、联系等,在市内主流媒体刊发新闻专版60多个,中省媒体同步进行专题报道,为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
大城崛起剑指“双城市”
截至年底,南充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万人。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高点定位、紧跟成渝、领跑区域,实现南西蓬一体化发展。根据《南西蓬一体化空间发展规划(—年)》,到年,南西蓬核心区建成面积将达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万,城镇化率在成渝城市群中位居前列。
迈入“双机场”时代交通展开新画卷
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四川省阆中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南充迈入“双机场”时代。12月25日,南充高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标志其正式迈入全国百万级机场行列。
年7月2日,两艘大货船从广元驶达南充,这是时隔30年嘉陵江再次全江通航。12月25日,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站前工程监理和施工标授标仪式在南充举行。同年,我市先后开工建设阆仪营、营山至达州等4条高速公路。
南充“大学城”开建
南充“大学城”建设项目规划占地约1万亩,计划总投资亿元,建成后,将推动我市教育集群发展、多元发展。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高专)学校,于年4月21日开工建设,项目一期计划年9月投用。南充科技职业学院是以新工科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办学规模暂定为1万人,已于年9月招生办学。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校舍建设基本完工,预计年9月招生办学。
南充嘉陵江国际马拉松暨“跑遍四川”南充站赛事开跑
南充嘉陵江国际马拉松由中国田径协会、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省田径协会、市教育和体育局和主城三区联合承办。12月29日,南充嘉陵江国际马拉松作为“跑遍四川”系列赛事在市人民广场鸣枪开跑,吸引来自国内外的1.5万余名选手参赛。赛事着眼于打造中国嘉陵江畔最美赛道,充分展示南充多元文化元素和城市风貌,成为做响“印象嘉陵·生态文化”最佳体育名片。
阆中成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年4月,阆中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仪陇县成功入围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顺庆区、高坪区、南部县、蓬安县纳入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南充把文旅融合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响亮提出“印象嘉陵江·山水南充城”文旅定位,“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五张文旅名片享誉全国。南充晚报记者文秀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