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因阆山四合,阆水纡曲,城在阆山、阆水之中得名。新石器时代,阆中已有先民生息。夏代为梁州之域,殷商时代为巴方,周代属巴国。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年)置县,除隋朝改为阆内县外,历代均名阆中。
汉代,阆中城在今城北郊一带。其后,因江水啮城,城区逐渐南移,唐宋时稳定于今城区位置。古代,阆中作为由秦入蜀的交通要道和陕、甘、鄂、广等地的商品集散地,以其险要的地形,便捷的交通、丰饶的物产而成为川北经济、军事重镇和历代军政大员驻节之所、兵家必争之地。战国后期,阆中城为巴国别都。东汉建安六年(公元年)至民国初,先后为郡、州、府、道治地。三国时,蜀将张飞镇守阆中7年,死葬于此。唐代,鲁王灵夔、滕王元婴先后出镇阆中。后唐天成四年(公元年)于阆中置保宁军,北宋时置安德军。明弘治年间,曾封寿王于阆中。清代,川北镇总兵署设于阆中。
清顺治年间,四川临时省会设阆中十余年,四川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并在此举行了乡试四科。年至年,红四方面军在阆中转战三年,曾在县城设立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和33军军部。抗日战争时期,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和巴山警备司令部均设于阆中。近现代,随着宝城铁路、公路的开通,川北主要交通孔道西移,阆中遂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阆中城市建设逐渐发展。年,阆中撤县建市,年列为全开放市,年被列为省直辖市。
阆中建县已有多年的历史。阆中城的历史还可追溯到公元前年巴国迁都阆中以前。古城阆中千百年来的经营发展,创造出绚丽、奇绝的“阆苑仙境”,积淀了丰厚、深邃的历史文化。年6月,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古城。年12月,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