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从浙江湖州善琏连续祭祀笔祖蒙恬想到四川南
TUhjnbcbe - 2025/2/23 1:52:00

华夏文房四宝珍,浙江湖笔善琏生。

千百年来祭笔祖,难写蒙恬孤臣心。

今观湖笔天下扬,祭祀笔祖不忘恩。

千秋文人挥毫毛,开学礼应拜笔祖。

文治武功助一统,拓疆守边为忠良。

蒙恬蒙毅精神传,提笔安邦堪敬仰。

秦巴名城保宁府,千百年来民俗生。

每逢农历二月二,祭祀始母和笔祖。

时逢康熙六十年,川陕蒙氏建奇功。

御赐元戎蒙公祠,从此府州聚阆城。

巧合时节龙抬头,商帮会馆制笔业。

弹指二百余年间,志载思念传奇现。

蒙恬美誉

浙江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

湖笔之乡在湖州市善琏镇,当地有笔祖蒙恬庙。相传为秦始皇时代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

每年均要举办祭祀笔祖蒙恬活动,连续不断。不论蒙恬是发明毛笔者还是改良毛笔者,都功在千秋万代,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都用毛笔书写美丽山水画卷,作为文化传承都应列入学生开学祭拜之礼,蒙恬蒙毅兄弟传世于后的不仅仅这些,更是历代文臣武学习校仿治国安邦,助力统一大业的楷模。

在秦巴山脉的四川川北镇保宁府阆中城,今四川南充阆中古城内,在公元年前历时一千余年的制笔业,每年农历二月二日也要举办祭祀始母华胥和笔祖蒙恬活动。

清康熙六十年开始,由于天下第一商帮中的陕商蒙顺蒙元亨父子,完成出色西征后勤保障和蒙应瑞西征战功,选举荐升三元大将时,帝王感念蒙家将先人为统一大业的杰岀贡献,赐四处封地之一蒙公祠在历代演武厅旁,雕像华胥,伏羲女娲,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祭祀。

使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这天,也是龙抬头民俗节,川北镇所辖包括保宁府在内各州府制笔业,陕商,鲁商和西秦会馆,川北行伍,民间团体在蒙公祠祭祀华胥和蒙恬。

这一活动因公元年政府修建机场征用蒙公祠而告一段落,民间与县志府志中只是一笔带过,并无详解。但却承载着千百年的作为保宁府阆中和顺庆府南充制笔业的辉煌传奇历史。

湖笔祭祀

今天的南充金台就是曾经的毛笔产地,“看似简单的一支毛笔,从笔杆选材到笔头的制作,其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制作一支上等毛笔,需经过大小道工序,铰笔筒、煮麻、除脂、拣齐、切毛等等,每道工序里还包含很多小工序,非常复杂。“比如齐毛,要一根一根齐,直到把里面的碎毛等都清理出来。”

“一支毛笔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笔头。”笔头是一支毛笔的灵魂,南充金台毛笔的笔头主要以羊毛、山兔毛、黄鼠狼尾毛等为原料,其中,以黄鼠狼尾毛和山兔脊背毛制成的毛笔为上品,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狼毫”和“兔毫”。

“金台毛笔出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和‘制笔始祖’蒙恬相关。”金台镇素有“毛笔之乡”的美誉,相传金台制笔的技艺就是蒙氏祖上带过来的。

相传其始祖蒙恬遭赵高迫害后,部分身怀制笔技艺的族人为躲灾避祸,逃难至今天的重庆、四川等地,其中一支族人来到南充金台,并把制笔工艺传授给当地人,金台毛笔由此而来。

时至今日,金台制笔工艺是否为蒙恬后人所授已无从考证,但在金台镇的土地垭村、蒙承宫村,90%以上的村民都为蒙姓。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浙江湖州善琏连续祭祀笔祖蒙恬想到四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