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签约仪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开展川渝两地协同立法工作。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3日讯(记者陈淋实习生闻英)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去年7月23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重庆签署合作协议,从协同立法、联动监督、协同开展代表活动、强化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等方面进行协作。
又是一年7月23日,川渝人大组队一年来,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我们通过一组关键词来Get!
关键词:3项立法
优化营商环境,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铁路安全管理,这是年度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协同合作的三项立法项目。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经过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多次协调对接、共同组织召开协同立法研讨会等多形式交流后,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地人大常委会上分别审议通过,已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去年9月,省人大经济委会同成都铁路监管局、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就完善高速铁路安全管理地方立法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川渝两地均已形成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初稿,都将于今年年底分别提交各自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第一次审议。
去年9月、12月,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先后在阆中市、重庆市召开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立法工作座谈会,并就建立合作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立法保护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将以条例+决定的形式出台,这是两地协同立法的模式创新。其中,条例作为四川重点立法调研项目,已在今年5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进行第一次审议,条例+决定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出台。
今年6月,川渝两地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
关键词:2项监督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解决执行难工作,是过去一年来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协同合作的两项监督内容。
“关起巫山峡,巴蜀是一家”,郭沫若这句诗生动阐释了成渝两地“一江两城”“一衣带水”的情形。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响亮提出,共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把成渝两地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怎么样?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我省将于今年下半年听取和审议该项工作报告。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已将该项工作纳入今年工作要点。
执行难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突出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心和信任。随着川渝两地进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时期,深化两地法院执行协作,有利于提升区域一体化司法水平,有利于为成渝两地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我省已在今年5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听取了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所作的关于全省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审议,同时还将出台《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定》。目前,该决定草案已形成,将在7月底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提请审议。今年6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市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开展了全面调研
关键词:3项协同推进
渝西高铁、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协同合作的重点工作。
渝西高铁是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银)海、京昆两大纵向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年5月,川渝提出将合作共建的67个重大项目就包括渝西高铁。建成后,将成为沟通成渝两大城市群的快速客运大通道。据悉,我省将在今年下半年通过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推进渝西高铁建设。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也将在下半年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渝西高铁建设的基本情况、具体进度、主要存在困难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的专项工作报告。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按下“启动键”以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内容不断深化、层次不断提高。为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今年6月,川渝两地共同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达州市、重庆市开州区和万州区,专题调研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并在万州召开了座谈会,为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这也是川渝两地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形成了5-6个建议。
另外,为协同推进港口资源深度融合、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四川、重庆代表团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建议》,进一步推动构建川渝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绿色低碳、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图片来自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