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伞”必打有“网”必破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纪实
年是为期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部署,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旗帜鲜明严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巩固发展南充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自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件,党纪政务处分人,组织处理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用坚决的行动交出了一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圆满答卷。
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
年初,党中央部署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央纪委随即印发《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意见》,省纪委监委迅速作出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坚决扛起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政治责任,全面尽锐出战。三年来,市纪委监委先后33次召开市纪委常委会会议和专题会议,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扫黑除恶“打伞破网”目标,高举高打高压,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把专项斗争工作推向深入。市纪委监委制发《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实施方案》,健全线索排查、协同办案、督查督办、抓早抓小、组织领导“五大机制”,推动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压实责任是致胜的关键。市纪委监委通过提醒约谈、督导检查、提级办案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纪委监委切实扛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期间,市纪委监委先后4次对查处“保护伞”不力的县(市、区)纪委书记进行专题约谈,在红脸出汗中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工作。
县(市、区)纪委监委全力投入专项斗争。高坪区纪委监委出台《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专项移送机制》,阆中市纪委监委出台《阆中市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西充县纪委监委全面实行线索“一本账”管理、查处“一盘棋”联动、问责“一竿子”到底机制,仪陇县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对涉黑涉恶案件开展“一案三查”的实施方案》。这些机制的建立,为推进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首例黑恶势力“保护伞”落马
“我这辈子不知道把多少人送到这里,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成了这里的一员!”看守所内,贾某某数度哽咽,悔不当初。贾某某,西充县公安局晋城派出所原正科级侦察员,在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违法乱纪,从人民的“保护神”变成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年7月31日,蓬安县人民检察院就被告人贾某某涉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受贿案提起公诉。最终,被告人贾某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10万元。这是我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打掉的首例黑恶势力“保护伞”职务犯罪案件。
经查,长期以来,西充县人李某纠集多名社会闲散人员在西充县违法放高利贷、做工程,通过威胁、恐吓、暴力殴打、非法拘禁他人等违法犯罪手段,为该团伙成员聚敛财物,贾某某正是他们的“保护伞”之一。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市探索的“五同步”收集问题线索工作机制的运用,让贾某某最终现出原形。
“五同步”收集问题线索工作机制是指线上线下平台同步收问题、走企业走商户走园区“三走”活动同步寻问题、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同步找问题、专项巡察同步筛问题、“回头看”同步挖问题。
嘉陵区桥龙乡石板沟村原党支部书记罗某同样在“五同步”收集问题线索工作机制落实中现了原形。年,嘉陵区委巡察办移送的罗某存在帮助他人办理假身份证的问题线索引起当地纪检监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