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擦”“咔擦”
前几天阆中市里长焦短炮齐聚
闪光灯不停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惊动了这么多媒体记者???
别急,别急
小编现在就给大家揭秘
7月10日至14日,来自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南充市广播电视台、南充日报、南充播报等近30家省、市和县级媒体将在接下来5天时间走进全市9个县(市、区),用镜头生动记录全市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的美好图景。
7月12日,参加四川省南充市“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流媒体集中采访活动的中省市媒体记者来到阆中市,挖掘古城阆中在全面奔小康路上的感人故事,充分感受文旅融合带给当地的巨变。
让我们一起来康康
他们在阆中的所见所闻吧
1
天宫镇五龙村农业人口人,其中贫困人口人,是省政协联系的省定贫困村。该村积极探索实践,率先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脱贫增收道路,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设民宿、玻璃房、农业产业园等多元化乡村休闲游乐空间。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全村近一半人吃上了旅游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
2
飞凤镇桥亭村全村人,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多百岁老人,有“枇杷之乡”、“长寿之乡”的美誉。打造特色民宿院落和36座“红房子”小木屋,可接纳余人游客住宿,保护性维修典型川西民宿“火烧房”,成为集休闲度假、养老养生、庭院采摘、农家厨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民宿度假区。
3
阆中红灯笼、文化创意园里,精心策划建设全球最大“灯笼型”剧场,总建筑面积平方米,除炫酷的演艺大厅外,还可同时容纳余人观看。文化创意产业园由原丝绸两厂、师训中心、笔向街和白花庵街组成。主要包括丝绸文化创意设计及展示,国际国内服装作品设计发布,艺术中心,休闲院落,主题酒店,培训及会展中心等。
4
阆中游客接待中心按照“小阵地、微党建”理念,坚持“风格融合、一站一景”原则,在古城景区内将一批古城客栈打造成“红色驿站”。目前已打造出本源堂、花间堂等8处“红色驿站”,成为古城街巷中“灵活的阵地”,为各院落党组织就近提供了活动阵地,实现了景区与辖区“结对共建”。
媒体记者们来到阆中后都心生感慨
当天就开始“写作业”
在各大平台展示阆中故事
中央级媒体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致那些年的爱情!
他只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却能改变你整个的生活。
省级媒体
市级媒体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致那些年的爱情!
他只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却能改变你整个的生活。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景区”
“千年古城”、“中国四大古城”
“春节文化之乡”、“天府旅游名县”
阆中将擦亮一个个响亮的国省招牌
用最细最实的举措打造游客的温馨之旅
来源:阆中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