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阆中古城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在木兰镇菩提村四组何家窝,一座修建于八十年代初的人字形夯土墙川北民居疲惫孤寂的矗立在山岩之下,阳光从老瓦缝中无情的扫射进来,照射在凹凸不平的*灰色泥土地面上,土泥巴敷贴的竹篱笆隔墙墙体已经出现无数脱落的空洞,山风也毫不留情的从这些缝隙灌入房间,一张五颜六色的彩条布遮挡着从后壁吹进来的风,一张使用多年的医疗病床萧瑟的横卧在房屋中间,在病床旁边的开裂的大方桌上凌乱的摆满了各色的药瓶与药盒,房屋四周部分斑驳开裂的土墙用木棒艰难的支撑着、支撑着,给人一种家徒四壁、摇摇欲坠、大厦将倾的感觉,我仿佛走入了西昌凉山贫穷的乡村之中。
这里为何如此贫穷?房屋的主人为什么不对危房进行整改?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这个前不久被“摘除贫困帽子”的农民家庭。
在这里,在这样一个贫寒孤苦的家庭,有一位及其普通而坚强的农村女性,她叫严素荣,生于年,而今已经七十四岁高龄,她用爱心与毅力顽强的支撑着一个风雨飘摇破碎的家。
这里,地处川北丘陵的大山深处,位于升钟湖畔,绝大多数的良田沃土已经被无情的淹没于升钟水库库区之下。因此当地的土地其实并不多,仅仅依靠微薄的粮食收入,目前只能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因此,绝大多数青壮年农民只能被迫外出打工求生。
在木兰镇,提起严素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身上,旁人也许看不出她的什么特别之处,她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熟悉她知道她的人都为她多少年来默默的付出而感动。她二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在当地传为佳话。
年,严素荣的丈夫何绍奇同志不幸生病,当时当地还没有修建通村公路,从山野农村进城治疗的交通条件极不方便。当初生病之时,还是左邻右舍的乡亲和邻居用竹子绑的医院治疗的。医院医疗人员技术水平和当时的医疗技术条件很差,初期还误将病人当做感冒病进行医治,导致病人失去了最佳的治疗和抢救时间,医院检查治疗,但为时已晚,最终因脑部中风(血管堵塞压迫神经)导致严重偏瘫,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植物人”,长期卧床不起。
面对瘫痪在床的丈夫,妻子严素荣不离不弃,精心照料,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夫妻真情”。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二十多载时光,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严素荣用瘦弱的身躯悉心照顾生病的丈夫,从不嫌脏怕累,给丈夫喂药喂饭,端屎倒尿,吃喝拉撒,翻身、洗脚、剪指甲、做按摩、干家务。为了陪护好家中的病人,她多年来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
寒冷的冬天,川北农村的天气都比较潮湿阴冷,房间也没有空调和暖气,瘫痪在床的病人更觉恼火。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严素荣穿衣起床后就要赶紧在灶屋里面把火生起来,然后将老公背起来并扶持到火塘旁烤火取暖。从灶屋中间的横梁上掉下一口黑黑的鼎锅,然后开始给老公熬药、煮饭。由于秋冬春三季常年需要生火取暖,长期以来,烟尘将整个灶屋的屋顶的瓦阁子熏得黢黑。
“虽然他不会说话,但是我知道他生活过得也没得滋味,过得也苦寒。得了这种病,死也死不去,活也活不撑展(四川话,意思是“安逸”、“舒服”的意思),他遭罪,我们全家也跟着遭罪。但他毕竟是我的丈夫,照顾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非要强迫让儿女们回来轮流照顾他的话,娃儿们的家也就挣不到钱,也就揭不开锅,儿女们的家也要被撤散(意思是儿女们也会离婚解散的意思)哦,我不能离开他,我要一辈子照顾他。”严素荣含着眼泪说,“丈夫瘫痪后身体失去知觉,也不会表达什么情绪,由于疼痛难忍,偶尔也会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两声。有时候,我听到他哭,我也只能跟到哭......”。
二十多年来,她默默无闻的推烂了二十多个轮椅。她的吃苦耐劳,她的任劳任怨,她的忍辱负重,她的无私奉献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称赞,提起严素荣,人们都会齐声称赞,“真是个苦命人呐,遭了不少的罪哦,真是一个好女人呐。”不抛弃,不放弃,她给丈夫的不仅仅是情的温暖,爱的抚慰,更多的是选择坚强,是与命运顽强的抗争,是百折不挠,是坚定不移,是永不言败,是无私的奉献,是博爱的胸怀,是自强进取。辛辛苦苦大辈子,一病回到解放前!由于长期需要给何绍奇同志继续服用一些药物,整个家庭而今被无情的病魔拖得疲惫不堪奄奄一息。
生命,在重大疾病面前总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令人心碎。自从医院离开后的22年,何绍奇同志再医院的大门,所谓的“医保*策”的光辉始终也没有照进这家人的大门,所以也就没有多余的钱来对破旧的老瓦房进行重建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在严素荣的艰难支撑下,历经了八千多个日日夜夜和风风雨雨,饱经了生活的风霜,饱尝了人生的苦涩。这是一个典型的因病致穷的川北家庭的真实写照,这是一段血与泪浇灌的真实人生。
严素荣同志一直尽心尽力照料偏瘫的丈夫何绍奇同志的同时,而今已经是头发花白七十四岁古稀高龄,本该是养老休息的年纪,而今依然还在任劳任怨不辞辛劳的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从家里到山坡,从山坡到地里,从地里到田里,她整天起早贪黑,累得腰酸背疼。在她体力不支或力不能及时,她背过脸去没少落泪,但她总是咬牙坚持,再坚持。村上的人都说:“一个男人干的活都跟不上严素荣家一个女人,她这辈子活人真的不容易啊。”亲戚们、村民们、邻居们看在眼里,也都力所能及地帮她一把。她总是心存感激,总是对家里人唠唠叨叨的说:“多亏了他们的帮助,我们不能忘了人家的帮忙啊。”严素荣无怨无悔地用柔弱的双肩支撑起一个大家庭的蓝天,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其孝心、爱心、善心正感动着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民。我在此强烈呼吁阆中市人民*府及四川省精神文明办将严素荣同志评选为“四川好人”,评选为感动中国的孝老爱亲模范。
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却遇倒头风。
今年7月底,严素荣的大儿子,家里的顶梁柱何文建(由于父亲生病多年,从此告别外出打工返乡,一直在家以务农为生,并协助母亲照顾生病的父亲)医院经过检查,发现罹患急性白血病并导致肺部严重感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而今,医院无法进行有效治疗,何文建被迫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紧急治疗。目前,尚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第一期化疗治疗。
何文建今年49岁,正值人生壮年,目前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和经济支柱,一生勤勤恳恳,主要承担着耕田犁地务农为生和日常在周围打灶等装修工作。而今突然染病,可以说让整个家庭再添一个重病之人,真可谓雪上加霜。面对巨大的医疗费用黑洞和缺口,无情的命运再次抛给了这个柔弱无助的女人一个最无力面对的难题。瘫痪的老父亲听闻大儿子生病到了成都,家人为了不让其过度担心而隐瞒不告诉他情况时,他以绝食来抗争,要求家里人告诉实情,当家人告知儿医院进行治疗时,这锥心之痛再次击打白发苍苍的老父亲的心灵,老父亲虽然不能开口说一句话,不禁潸然泪下,嚎啕大哭,脸上也露出凄苦悲伤的神情。
面对人生最灰暗的时刻,面对这个在人生苦海中漂泊的家,我们在此呼吁当地*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够给予严素荣这个家一个温暖的支撑!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
让世界充满爱!
让南充充满爱!
让阆中充满爱!
让木兰充满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捐款银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
捐款账号:
捐款姓名:何文建
截止笔者发稿之际,通过公益互助平台水滴筹的帮助,南充各地乡友及全国爱心人士发扬古道热肠精神,慷慨解难,共计支持人数已经达到余人次,为病者家庭筹集到7万余元资金,病患全家特此向你们致以深深的谢忱,感恩你们的爱心和奉献!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掌上阆中的观点和立场,侵删。
来源:NCTV南充新视野
商务合作:
新闻爆料: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