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绵外精英大放异彩
川绵外竞赛质量初露锋芒
川绵外学子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年12月2日,从中国少年科学院四川分院传来喜讯: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四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并入围全国总评选活动。四位同学将带着荣誉,代表中国少年科学院四川分院于12月下旬远赴北京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全国总评选活动。
据悉,这次全省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共两千多人,可谓高手如云,川绵外派出4名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赛,在与全省两千余名选手的对决中脱颖而出,顺利完成了笔试、答辩等一系列考核。其中来自六年级的伏金彦荣获一等奖,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来自五年级的蒲彦汛、六年级的赵志豪、毕杰攀荣获二等奖,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学校也因成绩优异,被授予“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的荣誉称号。展示现场
选手合影
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是由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中国少年科学院四川分院主办,组织级别高,获奖难度大。川绵外科创中心李贤锭主任和江辉老师精心组织,层层选拔,认真辅导,严格训练最后推选4名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赛,在此,向4位获奖同学的教练李贤锭主任、江辉老师表示感谢,向其班主任向泽溢、董光全两位老师表示祝贺,同时希望伏金彦等4位同学在接下来的学习、比赛中戒骄戒躁、克勤克思,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校争光、为班添彩!小学部五、六年级的四位同学能获次殊荣是川绵外的骄傲,是川绵外把构建核心素养育人体系落到实处;是推行追求素质教育的实践,让学生享受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的教育;更是川绵外小、初、高学科竞赛学制构建(5+3+4模式)初见成效的有力证明。
众所周知,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特级教师、全国化学金牌教练员、川绵外国语学校校长唐德富先生提出,打造学科特色,培养拔尖人才是川绵外国语学校的办学追求与目标,高效建设小、初、高学科竞赛体系,切实用优秀的学科竞赛教练打造小、初、高一体化竞赛强校。
在打造竞赛质量方面,川绵外计划通过实施高水平教练员工程,实施高水平的五大学科竞赛——占领四川特长教育高地,实施负责任的学科竞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每个学生准备自主招生入门券,打造竞赛教育的高地。
学校组建了阵容强大的学科竞赛教练组,确保竞赛实力。
化学:唐德富(国际化学竞赛金牌教练)来自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遂宁卓同国际学校
数学:孟召臣(全国数学竞赛金牌教练)来自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物理:江四喜(物理学科竞赛顾问)来自武汉二中
化学:冯长江(化学竞赛优秀教练)来自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生物:冯晓林(四川省生物竞赛优秀教练)来自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科学:李贤锭(四川省科学家协会会员)来自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学校构建了小、初、高学科竞赛学制(5+3+4模式),确保系统科学。
初段:小学三——五年级(五年)偏重课程:小初数学常规课/竞赛课,英语、信息
中段:小六、初一、初二(三年)偏重课程:初高数学常规课/竞赛课,英语、信息
高段:初三——高三(四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
此次,川绵外竞赛质量初露锋芒,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学校科学合理的构建下,在教练员精心的辅导下,学校的竞赛质量一定会乘风破浪,大放异彩。
伏金彥男,11岁,就读于川绵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一班。孩子炯炯有神,说话有激情,加快了学习生活节奏,学会了把埋怨化为动力,把懒散变成勤奋,进步很大。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赵志豪男,11岁,就读于川绵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一班。孩子老实,做事认真仔细,热情待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诚实守信,做事有条有理,思考问题比较有深度。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
毕杰攀宇男,11岁,就读于川绵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一班。孩子机灵,有上进心,能虚心接受他人,知错就改,尊敬老师,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上课积极发言,声音响亮,学习进步明显。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
蒲彦汛就读于川绵外国语学校五年级一班,一个聪明、勤奋好学的孩子。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乐此不疲。因为读书多,他知识宽广;因为多读书,他思辨敏锐。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相信有一光辉灿烂的前路在等着他。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
成才
小学:杨老师
初中:冯老师
高中:张老师
学校:蒲老师
咨询-99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