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奇险峭丽的剑门关以东,大家会看到九曲回肠的嘉陵江,环抱着一座小小的城市阆(làng)中,它位*陵江中游,沿江北上可达陕西、甘肃这些古代帝王之都,顺江南下可以进入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早在多年前的战国中期,阆中就曾是当时诸侯国巴国的都城。闭塞蛮荒之地的珍奇财富,先进繁华的地域文化,通过阆中交流传递。
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把阆中似为统辖中国西南的要地。因此,别看这小小的阆中城,它当年却是大大地闻名于国内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阆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成为古代巴蜀的*事重镇。
在公元年以后的三国鼎立时期,蜀汉刘备指派自己桃园三结义的兄弟,猛将张飞镇守阆中长达七年之久。可见在刘备的心目中,阆中这个秦蜀孔道,巴蜀要冲,所具有的重要分量。
最后张飞在阆中去世,并安葬于阆中。阆中人民为了景仰张飞,特地为其修建了一座桓侯祠(张飞庙),以此祭祀、纪念他。
在祠庙的正殿中,塑有张飞的坐像,在厢房几组泥塑像,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张飞一生的主要事迹。这些历史故事的真实与神奇的传说交织在一起,塑造出一个立体的张飞形象。
其中,桃园三结义讲张飞的重义,鞭打督邮讲张飞的刚烈,喝断坝陵桥讲张飞的威猛,义释严颜则是讲张飞不仅有勇,而且有谋。
祠庙修建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多年来占地多平方米的桓侯祠,一直伴随着张飞为情义而相聚,为情义而赴死,忠义无二的精神和性格形象。
阆中作为古代的*事重镇,中国历代王朝都在此派驻重兵防守。比如:唐代唐高祖李渊的儿子鲁王灵夔(kuí)、滕王元婴,曾先后就任阆中刺史,率重兵驻扎把守在阆中。
他们在任期间,大兴修建宫殿、阆苑,至今仍留下了不少当年的建筑遗迹。目前已修复的阆中《滕王阁》,就是滕王元婴下令,仿照南昌的《滕王阁》修建而成。
阆中还是古代巴蜀地域,重要的商品集散之地。至今遗存着浙江、陕西、广东、江西以及两湖各地会馆和驿站码头。无不使人联想当年陕、甘、鄂乃至京津、两广各地的商人,云集阆中经商的兴隆景象。
兴盛于汉代的皮影艺术,使阆中地域文化又添瑰宝。阆中皮影吸收川剧唱腔和锣鼓套路,吸收京剧武打和长于做工,吸收渭南皮影和南方皮影,熔于一炉,让阆中文化艺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汉唐时期,阆中还是中国的天文研究中心。因为,世界级天文学家落下闳(hóng)就是阆中人,他创制的《太初历》在世界天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成果更早于英国年。
他发明的“浑天仪”,奠定了世界古代先进的宇宙结构理论,落下闳的成就不仅仅属于阆中,它更属于中国、属于整个世界。
就是在落下闳的影响下,阆中地区的天文历法研究,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特别是东汉时期,先后出了任氏父子、周氏祖孙三代,六大天文学家。
包括:唐朝著名天文学家袁天罡、李淳风,两人曾先后到阆中做过天文历法研究。因此,在中国天文研究的灿烂星空中,形成了群星争辉的壮丽图景。
山水奇秀、闻天下的阆中,又以天上仙境、人间阆苑的美姿,享名于世。早在盛唐时期,阆中就是重要的文化胜地,迎接海内外八方来客。
嘉陵第一江山的锦屏山,蜀中三奇之一的嘉陵江,使中国历代墨客骚人流连忘返。他们纵情于阆中山水之中,并留下了无数的诗词著述。
被中国历代尊为画圣的唐朝大家吴道子,当年曾奉诏入蜀。并在阆中创作了《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的名著,而一时轰动京城。
在阆中的古文化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要属民间古建筑。全城遍布91条街巷,独具魅力的古街巷、古民居,大部分保持着唐、宋、明、清时期的风貌和格局。其中,保留着唐宋风韵的占五分之一。
阆中毫无愧色的称得上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一幢幢京味十足的四合院,一座座水石相融的江南园林,在这里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古城完美的群体结构,对称的平面构图,规整的高墙围园,不仅在巧妙精致中,表现出独具的文化魅力,而且还在与自然环境的契合中映射出形象之美。最后,组成一幅幅形色俱佳、动静和谐的立体画卷。
变化万千的雕饰、玲珑精妙的家饰用品,是阆中古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些装饰图案十分讲究,集中有浮雕、透雕、空花等各色各样。有繁有简、有疏有密,布局得体合理、图案质朴、雕工精细、材料考究,无不彰显阆中文化的气息。
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家私用具的雕饰,大多具有画龙点睛的妙用。充分表现出古代阆中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和精湛的雕刻工艺水平,不愧为中国民间建筑文化的一大奇观。
阆中也是我国古老蚕茧的生产基地之一,早在多年前,就以丝绸之乡闻名于世。据史料记载:明代山西潞安州进贡的绸缎,一定要采用阆丝织成。这种作为进贡皇室的丝绸,在民国已不再是贡品,它已走出了阆中,走出了中国。
雄浑的鼓点、彪悍的舞姿、粗犷的歌吟,这就是发源于阆中渝水之滨的“巴渝舞”,此舞亦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
多年前,我们的远古先民,在这里将文明的幻想寄托,生活的守望相助,驱逐恶魔的强悍刚烈,残酷的征战搏击,都凝聚在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并融汇在巴蜀人民天性劲勇的歌舞之中。
山林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悲壮之声上达苍天,阆中人民声声呼唤,希望唤醒无数个世纪沉睡的时光,希望迎接一个无愧于古人,远超于前人的一个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