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美丽又汹涌的嘉陵江畔,南充如何守护一方平
TUhjnbcbe - 2024/2/25 9:42:00

四川在线记者蒲南溪

“今年的雨都下在川东北了……”

“与历史同期相比,平均降雨量偏多七到八成。”

“今年汛期嘉陵江发了10次洪水。”

……

嘉陵江洪峰过境的阆中古城王玉贵摄

10月21日,秋意浓,寒潮近,从今年5月1日开始的四川省汛期于当日早晨八点正式结束。而在南充市应急、水文、气象、消防等各级部门的回忆中,今年的汛期不寻常,防洪抗灾的压力极大。

尤其是10月5日至6日,嘉陵江发生四川“嘉陵江年1号”编号洪水,嘉陵江干流、西河全线超警戒水位,嘉陵江南充城区段迎来近年内最大洪峰过境。今年汛期南充市9县(市、区)90余万人受灾,损失高于去年。

整个汛期,经历20余次强降雨过程的南充,无一人伤亡。这份“平安”得来不易,四川在线记者对相关部门及地区进行了采访。

洪峰预测最小误差仅19厘米是怎么做到的?

“在水电站修建之前,我们能够提前近30小时预测洪水的到来。”10月19日,南充市水文局水情科负责人介绍,现受各级水库电站调蓄的影响,所以洪水的预见期缩短为十多个小时。

嘉陵江洪峰过境的阆中古城救援王玉贵摄

这十多个小时则是转移低洼地区人员财产的“*金时间”。

水情科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南充水文局站网分布图。“南充全境共有41个水文及水位站,个雨量站。水情信息至少每小时更新,特殊水情每10分钟更新。”南充市水文局相关负责人说,全面、准确、及时的水情信息是洪水预报的基础。不仅如此,南充还可以共享嘉陵江上游巴中及广元的水文数据。

“暴雨来临前,气象部门对天气进行预判,我们就根据预测的每小时雨量,预判大江大河及中小河流会涨多高的水。”水情科负责人说道,降雨过程中,各监测点严密监测雨量和水文信息变化,特殊情况则会增加监测频次。

“嘉陵江干流发生10次洪水过程,中小河流共发生18次洪水过程,频率之高在往年是很少见的。”该负责人介绍,所以今年负责收集数据和预判水情的工作人员熬的通宵也特别多。平时自动报送数据的检测点在遭遇强降雨时,可能会被雨水或洪水破坏,就需要立即派遣人员进行人工监测,以保证10分钟更新一次数据。

水文人在天里的60多个通宵达旦、夜以继日,换来的是两万条水情短信的及时推送,站次实时水情预警预测,40多站次实时洪水预报。在10月5日至6日的四川“嘉陵江年1号”编号洪水南充站点的两次洪峰预测中,第一次洪峰预测误差为48厘米,第二次误差为19厘米,都达到了10%至5%的准确度,远超国家20%准确度的规定。

“看得见”前方的救灾AI“大管家”是怎么调度的?

“作为我们应急管理人来说,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冲锋舟救援的场景。我们希望在洪水到达之前,所有人员都已经安全转移。”10月19日,南充市应急管理局水旱与地震地灾救援科工作人员说道,气象水文的预测是第一步,要在“*金时间”内完成人员财产转移,仍是一场艰苦紧张的“战役”。而今年汛期,南充有了一位智慧“大管家”助力。

南充市应急管理局指挥室内,已经没有十几天前通宵达旦忙碌的场景,不过十几台电脑屏幕仍然亮着,“智慧大脑”持续运转。

这个“智慧大脑”就是今年投用的南充市大应急体系应急指挥系统,由联通公司承接搭建。

嘉陵江洪峰过境的阆中古城救援王玉贵摄

“相当于应急事件中的大管家,家里发生什么事情,有什么人员物资,这些人员物资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它都一清二楚。”南充市应急指挥系统项目经理罗煦飞介绍,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让后方指挥调度时,通过一张图,“看得见”前方实时的情况,连通全市3万多路视频监控,接入水情雨情实时更新,“找得到”疏散点、应急物资和专业人员。

“真正在突发的洪涝灾害事件里,所有人员都是高度紧张的,一紧张难免就会出错,本来应该做10件事,最后只做了了3件事。”罗煦飞说,针对这种情况,应急指挥系统内部加载了余个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今年河南大雨、国庆前,南充都进行了数次推演演练。在实际的救灾指挥中,工作人员只需对照预案清单完成工作即可。而且从启动指挥开始,所有人员调动,拨打的电话都系统内录音录像,步步留痕,以便于事件结束后的复盘总结。

有了“大管家”助力调度,再加上前期的南充市*府督查室、水务、应急、自规等部门联合排查全市处地灾隐患点、处山洪危险区、座水库、13个江(河)心洲岛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并且储备应急帐篷顶、救生衣2万件、冲锋舟37艇等物资,组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支,落实救援力量人……才实现了在今年汛期中,成功转移8万余人,山洪地质灾害紧急避险14起,处置各类险情余起。

经历洪水侵袭的村庄现在怎么样了?

10月13日,天气放晴,南充市嘉陵区河西镇直属村(原江中村片区)村民赵成忠一早下了地。“老赵,今天这么早啊?”“可不嘛,今天这块地差不多晾干了,可以下脚了,赶紧找来旋耕机翻一翻,补种点蔬菜。”在10月6日特大洪峰过境时,赵成忠承包的10多亩菜地全部被淹,连日来他抢抓时间补种蔬菜,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直属村位*陵江畔,地势低洼。10月6日,嘉陵江南充段洪峰过境,这里成为一片泽国,在区、镇、村干部和消防指战员紧密组织配合下,全村余名常住人口全部安全转移,但亩土地却全部被洪水淹没。

嘉陵江洪峰过境的阆中古城救援王玉贵摄

“直属村是远近有名的蔬菜基地,蔬菜种植就是全村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此次洪峰过境,造成了较大损失。”直属村*支部副书记藤小兵告诉记者,洪水退后,镇、村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对居住区进行了清淤、消杀。随着近来被淹土地陆续晾干,目前直属村约有20%的土地达到复耕条件。镇、村干部又发动群众积极生产自救,“哪一块地能下脚了,我们就马上把机器开过去。”

今年57岁的村民金涛承包了20亩地种植蔬菜,有5亩地上的淤泥已经晾干,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复耕种上了青菜、卷心白和韩国萝卜。“好多年没涨过这么大的水了。多亏*委*府帮助,这批蔬菜12月份就可以上市了。”看着嫩绿的菜苗,他信心满满。

嘉陵区曲水镇连日来正组织人员对淹没区、临街商铺和住宅进行消杀防疫,对人员聚集场所、垃圾点和受灾室内进行消*杀菌,确保淹没区和场镇消杀防疫无死角。南充市各地将及时恢复灾后的生产生活秩序作为重中之重,及时组织人员、机具进行清淤清杂作业,同步进行消杀防疫工作,为洪灾过后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受灾群众因地制宜开展生产自救,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全市已补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亩,补种时令蔬菜亩。“浴水重生”的南充乡镇、街道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丽又汹涌的嘉陵江畔,南充如何守护一方平